开发部 王旭
落叶是树木对大地的感恩,晴空是白云对蓝天的感恩。父母给了我生命,养育我长大成人,养育之恩没齿难忘。企业给了我工作,让我得以自立和生存,知遇之恩终身以报。
因为信念,选择矿院
岁月如梭,不经意间我已工作六年。回首六年前,那时的我只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学生,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期待,我坚定地选择了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因为我了解到这是一家以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先进材料科技和产品为主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学习材料出身的我,正是想要投身这样一个大熔炉里,去历练和成长。我知道,这是一家生命力旺盛的企业,这也一直是我渴望的企业。于是,自信的我通过了面试,被录用了。面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如期待中的到来,我平静的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干。
因为执着,留在矿院
顺利的通过了面试,我被分配到市场部工作。联系客户、处理订单、制作合同、安排发货……很多从未接触过的事情,在短短的一个月里,我开始变得游刃有余。辛勤的付出换得了满意的回报。很快,我便能够胜任业务经理的工作,并开始单独跑市场,彼时我进入公司还不足3个月。面对陌生的客户和薄弱的专业知识,我选择了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记得第一次处理客户的质量异议,由于我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和对产品的不甚了解,推荐的产品不能够满足工况需求,到现场发现已经给客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面带愠色的客户劈头盖脸的将我批评了一顿,本觉得已经得心应手的销售工作看起来并不那么简单,最后通过公司专业的技术团队反复沟通使用细节,终于让客户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同时我的诚恳也打动了客户,不但促成了生意,也交上了朋友。在北京打拼,父母担心我一个人太辛苦,一直许诺让我回家给我找工作。一度,我处于迷茫中,去还是留困扰着我。一边,是亲情的羁绊和不舍;一边,是对自己没法交代。在这时,还是矿院的同事,他们的可爱,他们的热情让我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遇到了这么多的良师益友,让我获益匪浅。他们教导我如何安静下来,踏踏实实的做事,平平淡淡的做人。如何把心放低,真正的脚踏实地,不至于走路时踉踉跄跄。那时候,我对自己说,“混得好不能回去,混得不好没脸回去,我要在矿院实现自己的价值!”靠着这一股子倔劲儿,我终于在市场部混出了名堂,负责的区域销量翻了一番,领导的首肯,同事的表扬,父母的赞许让我扎入北京,扎入矿院的根更深。
后来我又到车间担任车间主任的工作,陌生的工作环境,冰冷的机器和热情的工人都是我未曾接触过的,我告诉自己沉下来,“两只耳朵多听,两只眼睛多看,一张嘴少说”,我知道这是公司对我的信任,同时也是对我的历练,让我尽快的成长。我和工人一样,扑在生产现场,铲过炉砂,捣过坩埚,开过设备,筛过粉料,这些都是我的财富,实践出真知,从一个粉体雾化技术的门外汉,成长成为一个能够说得清机理的技术管理人员,这种成长让我更加自信,让我拥有了“市场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因为感恩,爱上矿院
我的母亲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一行要爱一行,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争取做到更好。我感激我的母亲教会我做事的准则,而我也一直感谢我的企业——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给了我一个平台,让我得以成长,发展。没有企业提供的阳光雨露这些养分,纵然有树的种子,你也长不成一棵大树。俞敏洪曾经说过:人要像树一样活着。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活着死了都有用。我渴望做一棵树,所以我知道我会继续努力下去,继续成长壮大。感恩矿院。六年来,一直给我们提供机遇和平台,一直让我们获得超越同行的物质和精神回报。如果说,我们还只是一棵参天大树的幼苗,那么正是企业给了我们成长的养分和空间。六年了,成长的过程中,流过汗,流过泪,摔倒后继续爬起来,这么多日子里,风雨相伴,有你真好!感谢有你!
仰望蔚蓝的天空,耳边机器的轰鸣。六年了,跟着公司一路走来,一路上踩着前人的足迹以不至于彷徨,一路上探索自己的征途不至于迷失方向。感谢公司给予生活的努力,时时感怀,时时不敢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