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党委组织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爱国主义影片-ag尊龙凯时

文化建设

公司党委组织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爱国主义影片

发布日期:2015-04-03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按照总院要求,为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始终心系群众、忧国忧民,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 神,公司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了由河北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故事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电影以纪实手法真实再现了我国三年 自然灾害时期,前苏联连续逼债,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发生了空前绝后的大饥荒,党中央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在毛主席的亲自率领下,老一代革命家奔赴祖国 各地,深入到最基层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调整相关政策的情景,此片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的鲜活教材。

周恩来总理一路风尘来到武安县的伯延公社,这个地方是革命老区,当年刘邓大军曾在此驻扎,和百姓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公社主任郭凤林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 怀着为党分忧、为国担难的信念,不想让总理看到农村的困苦实情而堵心,便采取了一系列弄虚作假、粉饰太平的行动,同时威胁干部不能说实话,把平时爱说怪话 的落后分子关到小屋里等等。周总理到伯延后,刚开始看到的是歌舞升平,听到的是一片赞扬,但是他明察秋毫,拂去假象,甩开干部访贫问苦,结交最困苦的 朋友,用自己赤诚的一言一行感动了干部和群众。在总理身体力行的感召和苦口婆心的开导下,终于卸下了村民的心理设防,张二廷仗义直言,被关押的落后分 子也群起响应,郭凤林等也终于幡然猛醒,承认了工作中的错误并向周总理说出了实情。周总理在了解到真实情况之后当即向毛主席通话汇报,并在第一时间决定 做出调整政策、取消大食堂分户吃饭的硬性制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

观看这部电影,使公司全体党员、干部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产党的领袖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 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毛主席曾讲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 记也反复强调,我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也是这部影片所诠释的主旨。 

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同时,周总理的一言一行都充分展现了我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影片中周总理一步步揭开公社干部善意的隐瞒,最终了解到当地群众生 活的真实情况,这一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作风不仅是影片的主基调,也对今天的我们具有深刻的启迪。周总理一进村看到树上 的叶子都光了,就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心里始终装着对百姓的真情,观察才会如此的敏锐。当他看到村食堂有红烧肉时,脸上是痛心的表情,本来想跨入 屋里的脚又退了回来,这是因为他心里装着百姓,提前看清了、发现了问题并深知问题的本质。

通过观看影片也使公司全体党员、干部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我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血溶于水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实基础。无论周总理 的求真还是村干部的善意谎言,主观目的都是善意的、积极的。但在领导深入调研问题的过程中,粉饰太平并没有实际意义,不但无法真正为领导分忧,反而增 加了调研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在当今时代,这份党和群众的固有真情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发扬光大,在工作中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作为群众要勇于向领导反映真实存在的问题,让领导能够了解到实际情况,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 所忧、所急,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带领群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进步。在企业中也是一样,只有每一名员工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企业才能形成有 机整体,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良性循环中持续稳定发展。

在观看期间,每名同志都全神贯注,若有所思,在观看结束后公司各党支部还将影片拷贝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讨论,并提交了书面形式的观后感及讨论学习报告。讨 论中,大家被周恩来的崇高品质和光辉人格,以及他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甘当人民公仆的精神深深感染,纷纷表示将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品行锻炼,认真参加 教育实践活动。一是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尊重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二是在作风上进一步转变,坚决反对四风,着 力解决工作事前谋划较少、工作效率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三是结合公司五个一活动,在党、政业务工作上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创新思路,用自己的实际行 动为公司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