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冶集团“封严涂层高温高速可磨耗性评价技术与应用”等三个项目成果获国际领先、先进水平
科研部胡晓蕾
10月10日,由新材公司牵头的三个项目参加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召开的科技成果评价会议,经专家组全面审核及一致评定,“封严涂层高温高速可磨耗性评价技术与应用”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钛部件用多功能可磨耗涂层研制”、“碳化铬原位自生增强ni3al金属间化合物新型高温高耐磨涂层研究”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于月光代表项目组对项目成果进行了全面汇报。集团总经理韩龙、军工办主任沈婕、科技发展部副主任曾红、科技发展部知识产权处处长王建军、金属材料所所长章德铭、副所长张鑫以及项目组相关人员出席会议。
评价专家组由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的陈蕴博院士担任组长,北京工业大学聂祚仁院士作为副组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贾明星会长、广东省科学院刘敏副院长、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陆峰副总师、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黄爱华总冶金师、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吴朝军研究员7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专家对项目进行了质询、交流并形成综合评价结论。
“封严涂层高温高速可磨耗性评价技术与应用”项目创新设计并研制出可实现450m/s高速、1200℃高温环境下叶片-涂层对磨试验的高温高速可磨耗试验机;构建了由形貌、侵入深度比、磨屑尺寸及成分和磨痕粗糙度组成的涂层可磨耗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基于高温高速可磨耗性综合评价及磨耗机制,发明了铜铝聚苯酯、镍铬铝/膨润土等多种新型涂层材料。该项目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解决了制约我国封严涂层模拟工况性能评价平台缺失难题,提升了涂层服役机理研究水平与新型涂层材料创新能力,推动了我国涂层技术及材料服役性能评价技术的进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高温超高速模拟工况可磨耗性评价技术的国家。评价技术及基于此开发的高性能涂层材料对满足“两机”等需求、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意义重大。
“全钛部件用多功能可磨耗涂层研制”项目成果创新发展了我国新型ti2alnb金属间化合物用750℃多功能复合封严涂层选材和设计技术,提升完善了航空发动机全钛部件表面涂层防护水平,该技术产品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打破了进口涂层材料垄断,显著降低涂层制造成本,形成关键材料的自主保障,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为我国新型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研制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对提高该领域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碳化铬原位自生增强ni3al金属间化合物新型高温高耐磨涂层研究”项目创新设计并研发了适用于重载船用发动机高温部件防护的碳化铬原位自生增强ni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新型高温高耐磨涂层材料,开发了气雾化一步法直接制备结构致密的复杂组分cr7c3-ni3al金属陶瓷复合粉末材料的工艺,促进了我国金属陶瓷高温耐磨涂层领域的技术进步。
会议最后韩龙代表项目完成单位感谢各位专家出席本次评价会并对课题提出宝贵意见。他表示项目组将认真落实专家意见,加快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并希望与会专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矿冶集团科技创新,助力矿冶集团为行业的科技进步发挥更大作用。